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

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不容易

 

一篇讲演的反响有多大,得看是谁讲、讲了什么。2015424,中国财长楼继伟在清华做了“中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及实现途径”的讲演,讲了许多大实话。时下,“学者型官员”用多用滥了,就像广东人称人“帅哥靓女”一样,当真你就输了,这是词语的恶性通胀。但楼继伟是成色十足的“学者型官员”,科班出身,长期在财税改革一线,有真知灼见。

网媒在传播这场讲演的新闻时,取了耸人听闻的标题,如“中国有50%以上的可能性会滑入中等收入陷阱”。听起来,中国前景灰暗。不过,査“计兮网”上楼继伟演讲全文的速记版,落入停滞陷阱的前提是中国不作出很有作为的调整,但那怎么可能?

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从1978年起步。迄今为止,中国是一个成功故事。2014年,中国人均GDP突破7500美元,早已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。但如果一直停留在这个收入区间上不去,那就意味着很可能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。所以,楼继伟的最大关注是:中国能否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,突破中等收入陷阱,成为高收入国家?

楼继伟提出了许多调整的方向,包括但不限于:农业改革,对粮食不要搞全方位补贴,主张适当补贴,以进一步转移农业人口;户籍改革,目前人们最愿意落户的省份还没有放开,打破迁户口的障碍,让转移支付根据人口流动而流动;就业市场,让雇主与雇员自主选择,反对搞行业集体谈判和区域集体谈判;农村建设用地入市;改变社保负激励的现状。

这些主张的内核,是消解对市场的扭曲,增加市场的自由度,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。

中等收入陷阱,其实就是民粹主义风险。阿根廷曾是发达国家,但1940年代庇隆搞庇隆主义,高举“社会公平”的大纛,大搞经济民族主义及民粹主义,“反帝”、国有化、强化工会特权、大派福利和高筑关税壁垒等,令阿根廷退转为发展中国家。20147月,阿根廷又一次债务违约。

在南美,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只有智利等少数国家。南美许多国家都在在民选政府/民粹主义与军政府/威权主义之间打摆子,智利在1970年代、1980年代通过市场化改革打破这个恶性循环,令国家步入先进行列。

从上述南美的经验教训看,楼继伟的主张是有的放矢,且切中肯綮。

南美的经验教训,说到底是市场化改革与民粹主义的分际问题。

市场化改革,就是把激励搞对,让个人的所得与其贡献/能力相一致,让个人自由选择并自负其责。自由不过是自愿的同义词而已。民粹主义则扰乱这样的激励,希望一些人、一个群体的所得超过他们的贡献/能力,希望他们的生活成本与风险由别人来承担,但谁也不是傻子,这事只能强迫别人才能做到。

就拿社保来说吧。社保兹事体大。但智利就敢啃这个硬骨头。1981年,智利进行了社保改革,将现收现支型社保(DB)改为纯个人账户模式(DC),本质上就是个人强制储蓄,个人退休后的养老金与自己工作时的积累完全相关。

许多人批评智利的社保模式缺乏“共济性”,缺乏“风险分担”,但这恰好是智利模式的最大优点。这些人所谓的“共济性”,不过是强迫一些人为另一些人的生活成本与风险埋单,让另一些人的所得超过自己的贡献/能力。“共”是没有的,“济”是单向的。所谓的“风险分担”,不过是你老病死的风险由别人来承担,由别人家的孩子来承担,“分担”也是没有的。

个人账户制的出现,正是因为现收现支那套“共济性”与“风险分担”难以为继了。其实,现收现支制如果只搞财富再分配,那只是相当于对富人的正所得税和对穷人的负所得税(福利),危害还不大。但现收现支制必然搞代际财富再分配,退休者、老年人与上一代的债务被转嫁到工作者、年轻人与下一代,这就成了击鼓传花的游戏。所谓的“共济性”成了下一代“济”上一代,“风险分担”成了下一代“担”上一代的债务与风险。

中国的现行养老社保(与医保)是的小账户、大统筹模式,费率为8%+20%,但实际运行中个人账户亏空非常大,几乎已滑向了纯现收现支制。这就是楼继伟说的“负激励”问题。原因在于现行社保,“老人”没有缴费,“中人”只缴了一部分费,所有的养老(与医疗)负担被压倒了“新人”即工作者身上。怎么改?

有意义的改法有两种。一种是智利模式,纯个人账户,但需要政府拿出老钱偿还巨额的历史负债。另一种是瑞典模式,1990年代才出现,是名义个人账户(NDC+个人账户(DC)模式,NDC模式在养老金支付上模仿DC,但在融资上与现收现支制是一样的,还是拿工作者的钱养退休者。这种模式学习了个人账户制在激励上的优点。猜一猜,楼继伟钟情哪一种?

说实话,在转型期,要摆脱民粹主义、坚持市场化方向不容易,要把激励搞对不容易。也就是说,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不容易。这正是楼继伟思考的宝贵之处,也是中国之幸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陈斌

陈斌

137篇文章 7年前更新

南方周末评论部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