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中式教育,大醇小疵

 

中式教育墙里开花墙外香?日前,BBC三集纪录片《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?——中国学校》,赚足了眼球。5名中国老师赴英国Bohunt公立学校试行中式教育,9年级,学生年龄13-14岁,50人大班,时间4周。期末考试这个班(英式小班教育的其他学生)的数学、中文与科学成绩依次为67.7454.84)、46.8836.46)与58.3350),赢得了比赛。

太讽刺了吧。被许多国人骂惨、欲除之而后快的“应试教育”,居然落入洋人的法眼?英国官方确实对中式教育有浓厚兴趣。2014年,英国教育大臣尼克·吉布说:“我希望看到全英学校采取全班教学方式,尤其是在数学和科学科目上。”在他看来,这种模式在中国取得了成功:上海学校15岁学生的数学水平领先英国同龄学生3年。

必须说明,上述中式教育/英式教育的两分法未必很确切。英国教育系统是二元化的。一种是收费的私立中学。大部分是寄宿制,学生每隔几周才能回家一次。以培养精英为己任,对纪律与课业的要求非常之高,绝不亚于中国的公立中学。通往精英之路没有坦途,除了要把基础学科学好,还要具备贵族的气质与素质,什么戏剧、音乐、艺术与体育等,总得精通几样。私立学校只招收了全英7%的学生,但包揽了牛津剑桥每年入学人数的一半。英式私立教育是有圈有放,圈放结合,一味圈养的中式教育未必有优势。

一种是免费的公立中学,按照学区招生,下午三点半就放学。施行个性化教育,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知识,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与进度选择班级,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,而老师只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。这听起来像是孔子的“因材施教”,但其实和放羊差不多,对资质好、自制力与进取心强的学生来说可能求之不得,但对资质平凡、自制力与进取心一般的学生来说混混也就过去了。前者是极少数,后者才是大多数。中式教育是圈养,并不幻想未成年人有成年人一样的自制力,比英式公立教育对人性的理解要深刻多了。

一流名校的入学机会是非常稀缺的,是英式私立中学唱主角、公立中学跑龙套的二元化体系好,还是中式公立中学几乎一统天下、让所有人有更均等机会的准一元化体系好?大家可见仁见智。但相对于英式公立教育而言,中式教育显然成本更低、对时间与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及教育效果更好,也给贫寒子弟提供了更多的一流名校入学及社会阶层上升机会。

有必要具体阐释一下中式教育的内核,并理解其合理性与局限性。

其一,自制的意义。研究显示,除了智力因素之外,可预测一个人在学业或事业上能走多远的只有自控。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Roy Baumeister在《意志力》中认为,亚裔只占美国人口的4%,但却包揽了斯坦福、哥伦比亚与康奈尔等一流名校的25%,并在职场上比美国人平均多挣25%的薪水,原因不在于亚裔更聪明,而在于强调自控的中式教育优胜于强调自尊的美式教育。

例如,精英职业如医生、物理学家与会计师等,通常有一定的智商门槛。对白人来说,这个门槛是110。但对华裔来说,获得与白人同样工作的智商只需要103。更强的自控力可以有效代偿智力之不足。

其二,重复训练的意义。一些人认为启发式教育好,重要的是理解而不是记忆,中式教育是填鸭。问题在于人的记忆是呈指数衰减的,当时启发了理解了不及时巩固,时间过了也趋于零。中式教育强调及时反馈,以检验知识是否掌握与巩固了;进行高强度重复训练,抬升记忆曲线的尾端并使之平缓化,这恰恰是把握了学习任何系统知识的普遍规律。

如果中式教育丢了这种“填鸭式”,那就丢了根本。其实,这种方式与启发式教育是内在兼容的:在更好理解基础上进行高强度重复训练,效果更佳;长期记忆亦有助于加深理解,基础扎实,才能举一反三,才能纵横驰骋。加入启发式是中式教育可优化的地方之一。

其三,学生的资质、自制力与进取心大致呈钟形正态分布,中式教育全班教学模式,以大多数人的接受能力安排教学进度,这是合适的。但差生需要补课才能跟上进度,优等生则吃不饱,不利于培养精英。可在学科基础课程上保持这种模式,在高阶课程上按个人接受能力选择班级,就像大学必修的大课与选修的小课那样。这是中式教育可优化的地方之二。

其四,在2014年美国GRE考试中,中国数学能力在所有国家中名列第一,但在分析性写作中却不尽人意,有人归咎于中式教育忽视甚至压制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。这与其说是教育方式的问题,还不如说是教育内容的问题。中国中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生写作时,把引用名人名言及正着说、反着说视为论证,根本没有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证据与推理确立有效论证。中式教育是中性的放大器,可以放大强化错误/正确的内容。在教育内容上去伪存真、去粗取精,是中式教育可优化的地方之三。

但中式教育在中国能保留多久值得怀疑。日前,兰州中招改革,分数不算数了,低分学生读名校,高分学生却无缘重点。对中式教育且行且珍惜吧。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陈斌

陈斌

137篇文章 7年前更新

南方周末评论部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