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

我们的下一代是更好的新中国

 

九斤老太说:一代不如一代。那是老年人的偏见,被现实打脸是必然的。自1949年至今,一代胜过一代是实然,有理由相信这个趋势将持续。

20141027,人民日报官微一条“关于名字的那点儿事”微博,引起强烈共鸣。男性取名,有鲜明的时代烙印。60后的常见名字有建国/建华/建军,80后、90后的常见名字有磊///杰。后者的子女2010后的常见取名有子轩/博文/子涵/欣怡,听起来他们是爸妈玩游戏打怪所得哈。

同样有趣的是,此前,复旦大学发布了《中国网络社会心态报告(2014)》。“对未来持正面态度”的比例,90后(68.6%>80后(57.2%),均高于70后(49.8%)、60后(54.9%)与50后(50.0%)。在网上与他人骂战过,60后比例最高(10.1%),相形之下,70后(6.6%)、80后(3.4%)与90后(1.9%)是递减的。

90后值得单说。娱乐是90后上网的关键词,在微博上记录生活、分享心情、消遣娱乐的用户均超过90%

不难发现,以改革开放为界,50后、60后大致是一代人,80后、90后大致又是一代人,前者大致是后者的父辈。不妨把前者称为“父辈”,后者称为“我们”。父辈的关键词是计划经济与政治运动,我们的关键词是市场经济与商业社会。

相比于父辈,我们成长与生活于物质越来越丰裕的时代,接受了更专业、更系统的教育,我们随着计算机、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时代一起成长,接收资讯的方式更多样化,发掘与整合信息的能力更强大,心态也更开放,与世界同步不是梦。生长于商业社会,个人权利是道德的根基,由此生发出相互的信任与尊重,这种氛围之下塑造的人格也更健全。

我们的父辈是够悲摧的。他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不饱,正要接受教育的时候碰上了“文革”与上山下乡。正当不当,一旦错过,永远错过,青少年的经历改变一辈子。政治运动一波接一波,塑造的是一种高度政治化、人人求自保的生活,甚至不乏夫妻反目、亲子暌违的例子。以后,这种小心翼翼和不信任感会伴随他们的一生。回看过去,他们有各种缺憾。

有论调说现在社会溃败、道德沦丧,似乎前三十年是道德的高地与心灵的净土,此论不值一驳。亦有论调说现在社会阶层固化,其实我们父辈生活的年代才是真正固化的。那时社会有三个阶层:干部、工人与农民。农民招工、工人提干,那是莫大的荣耀,农民家庭能与工人/干部家庭结亲,那是祖坟冒青烟。梁漱溟有工人农民“九天九地”之说。

所以,我们比父辈有对未来的看法更正面、有更好的辩论风度,有什么奇怪的呢?我们与父辈代表了两个不同的时代,我们受惠于更好的时代。

这两代人的所有分歧与冲突,已经超出了一般的代际冲突,本质上乃是两个时代的冲突。有时候这种冲突还很激烈。2008年,《南方周末》曾报道的一个近7000人参加的豆瓣小组“父母皆祸害”,反映了部分80后子女和50后父母的紧张关系。

我们的父辈也想跟得上时代的步伐,所以给我们的取名已经没有那么政治化、口号化了,而回归了名字的本质:寄托父母对子女的祝福与期望,希望我们英俊潇洒(帅),希望我们卓越出众(杰),希望我们宽广博大(磊/浩)。

按市场汇率算,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,跃居世界第二;2013年中国人均GDP6700美元,早已跨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。按购买力平价算,2014年中国GDP将超过美国。是的,如果中国保持这个发展的势头,那其一,我们会过得更好;其二,我们的下一代会比我们过得更好,对这两点无需怀疑。

挑战与风险是有的,包括但不限于:(1)长期一胎化的计划生育,造成四二一的主流家庭,年轻人/工作者相对于老年人/退休者的比重不断下降。这种倒金字塔型的人口结构不利于经济发展,亦令强制社保很快玩不下去。

2)现收现支、击鼓传花式的的强制社保,本质上是强制年轻人/工作者向老年人/退休者、下一代向上一代进行代际转移支付,有内在的不可持续性,加上计生因素就更不用说了。将来谁来养80后、90后的老呢?

3)拉美中等收入陷阱,本质上为民粹主义风险。阿根廷曾是发达国家,但1940年代庇隆推出了庇隆主义,在“社会公平”的大纛下,大搞政治与经济民族主义及民粹主义,“反帝”、国有化、强化工会特权、大派福利和高筑关税壁垒等,令阿根廷退转为发展中国家。20147月,阿根廷又一次债务违约了。

穿越这个历史三峡并不容易。但一旦顺利通过,接下来就是“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”的惬意之境了。当财富与权力传承到80后、90后这代人身上之时,没有理由什么怀疑中国会更好,他们的下一代则将是更好的新中国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陈斌

陈斌

137篇文章 7年前更新

南方周末评论部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