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户籍制度是沉重的枷锁

 

这世道变得有点快。前几年,国人炫耀财富的方式还是:“我在魔都有几套房”,“我刚买了辆陆地巡洋舰”。最近,蓦然发现国人在展示权势上已领跑人类几条街:“我有俩户口,其中一个是北京的”,“我有俩身份证,一个用于当官,一个用于经商”。一个人过着多个人的生活,太梦幻了,太让人羡慕嫉妒恨了。

不过,从曝光的案例看,多户口与多身份有微妙差别。拥有多身份的一般为官员,动机是平时用隐秘的身份经商和打理财产,以躲避监察及各种内外监督,并必要时方便潜逃,以躲避海关或边检的稽查。而拥有多户口的有官员及其家属,动机是为了冒领福利,如洛阳房妹,保留本地户口以申请经适房;也有一些富人,动机未必是为了冒领福利,往往是出于绕开购房户口管制的考虑。

多身份的本质是伪造身份,无论在哪一国,都迹近犯罪。但多户口问题复杂一些,反映了中国人力资源大流动之下“人户分离”日益严重的现实,正是在这种背景下,多户口才可能因疏忽或有意的操作而存在。所谓有意的操作,一类是为了冒领附着在户口之上的福利,一类是为了为了绕开附着在户口之上的管制,根子都在户籍制度上。

这是说,户多多只是症,户籍制度才是病。问题来了:为了解决户多多,是遵循“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”式的线性思维,只求治标,还是系统考虑,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,以求治本?

户籍制度是为计划经济量身定做的社会管理制度。罗马和计划经济都不是一天建成的。农产品统购统销是决定性的一步,农民被强制要求将农产品以远低于市场价的统购价出售,以为国营项目筹资,相当于农民被征收了超高税率的税,于是涌现了弃农去城里谋生的“盲目流动人口”(盲流)。为确保统购定额,就得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。以1958年《户口登记条例》为标志,农业和非农业户口之分就固化了。所以户籍制度非常新,从当时再往前推50年,国人莫说户口簿,连身份证都没有。

计划经济本质上是以等级界定权利的经济制度,户籍制度本质上是身份制度。农业户口的农民、非农业户口的工人和干部不仅仅是一种职业,而是一种身份。这样的制度,既不人道,又不经济:不仅农民不能离开土地另谋高就,市民也不能随便离开所在的单位和城市,冻结了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,也就冻结了城市化进程。

邓小平开启了伟大的改革开放。市场经济步步进逼,计划经济步步后退,束缚人力要素自由流动的户籍制度坚冰也就消融得千疮百孔了,几亿农民扔掉了锄头,去沿海城市打工,他们平时生活和工作在沿海城市,像本地户籍人员一样纳税甚至缴纳社保,但没有本地户口,这就造成了数以亿计的“人户分离”。

但户籍制度残余仍异常顽固:在沿海城市工作的非本地户籍人员,要是丢了身份证,那就麻烦大了,必须亲自去户口所在地补办;办理准生证的夫妇,如果户口不在同一处,那就麻烦大了,必须去各自户口所在地盖许多章……这样的恶政,让多少人疲于奔命,浪费了多少财富!甚至连外国政府都来欺负国人。英使馆签证政策,对国人有额外歧视,要求带上户口簿,谁叫全世界就你们有户口呢?

户籍制度残余还继续毒化着观念和语言:“籍贯”,不是你的出生地,不是你的户口所在地,和你父亲和祖父的户口所在地有关,这是身份制度查三代的体现;“农民工”,明明是货真价实的产业工人,但因为是农业户口,身份还是农民;“高考移民”,不是外国人来中国移民,而是中国人换个户口想套取高考招录特权……

是到了彻底改革户籍制度的时候了,终极目标暨学界共识当然是没有户口:既然户籍制度的初衷是冻结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,其残余仍在限制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,与经济自由的原则格格不入,留之何益?户口的身份识别功能,乃是身份证的分内事。用全国统一的身份识别系统取代户籍制度,以属地管理代替属人管理,足以满足任何“管理上”的需要。事实上,户籍制度只关心“你应该在哪儿”,不关心“你实际在哪儿”,也无助于管理。

目前,许多省份实行统一的居民户口登记制度,户口不再区分农与非农;许多城市实行积分入户政策,满足一定的纳税和缴纳社保条件就可以迁入户口,均是在弱化户籍制度。进一步改革的难点在于如何剥离那些附着在户口上的福利,但也有招,如社保或可学新加坡那样将社保账户私人化,可逐步取消社会统筹、做多做实个人账户就行了。

没有户口了,原来附着在户口上的福利改随身份证走,哪会还有户多多冒领福利?没有户口了,原来附着在户口上的行政许可、行政审批及管制将无枝可依,哪还需要户多多绕开管制?没有户口了,国人在法律及权利前面一律平等,所有人都没有特权、安享自由与尊严,谁不向往和追求这样的“中国梦”?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陈斌

陈斌

137篇文章 7年前更新

南方周末评论部

文章